当前位置:首页>人文情怀>佳篇品读>正文
季琦:携程、如家、汉庭的创业成功人生
7天等连锁迅速崛起,如家的先发优势可能就丧失殆尽了。

    而且通过首旅的4建国客栈,我更加坚定了直营发展的模式,坚决摒弃了原来的联盟模式,这也是如家能够快速发展,并且能够快速盈利的关键。生涯设计公益网(www.16175.com)推荐阅读。

    在如家,我带去了许多IT和互联网企业的风格,其中有许多是跟我的创业伙伴学习得来的。
   
比如,在传统行业引入风险投资。现在好像没有什么稀奇的,那个年代风险投资大多数学习硅谷模式,关心技术和IT,很少投资酒店这种传统的行业。我们一开始也就设计好,经过若干轮融资,准备上市,达到我们当初将多余现金利益最大化的目的。
   
并且将互联网行业快鱼吃慢鱼的提法带到酒店业,讲求速度和效率,而不是步步为营、按部就班、遵循常规发展。
   
同时引入许多现代管理工具和手段:ERP系统,基于平衡计分卡的绩效考核等等。
   
这样的做法,打破了酒店业的常规,开创了中国酒店业的一个新时代。
   
但是,天不随人意,创业不久,2003年的非典开始了。恐惧笼罩着神州大地,同时也影响了一部分投资人。董事会决定停止新项目、裁人、减费用,对于我们整个团队都是一个非常大的打击。我也经历了创业以来最大的一次考验和撞击,正所谓内忧外患”——内部除了不能完全认同部分董事的意见,而且许多创业元老纷纷离开;外部是不知道深浅(不知道要死多少人?不知何时结束?)的非典,酒店生意受到很大影响。
我认为那时候投资人和我都是对的。这样的危机从来没有遇见过,没人有经验。太冒险了公司就完蛋,无异于赌博。投资人考虑的是控制风险,我看到的是机会,可能考虑得相对长远一些。但这样的摩擦还是为后面的分手埋下了伏笔。
    04
年底,离我们上市的目标越来越接近,董事会决定寻找职业经理人进入公司。当大家看到孙坚的时候,都觉得是个不错的人选:为人谦和、友善,沟通能力强,有连锁经验。感觉公司过了草莽创业的阶段,应该由职业经理人来领导更为合适。也有人建议我继续留在公司,可以有个平缓的过度。但由于前期大家的分歧,使得我感觉缺乏尊重和不信任感,还是选择了离开。
   
应该讲,孙坚做得还是相当的不错,管理上延续的很好,过渡比较平缓;在原来基础之上又上了一个台阶。我离开后的第二年(2006 10月,如家成功地在纳斯达克上市,现在市值在14亿美金左右。

三、汉庭

离开如家以后,并没有想去做一个和如家竞争的东西。当时的想法是进行中档酒店的尝试,类似于早期雅高的诺富特(Novotel)和万豪的万怡(Courtyard),现在汉庭的全季和如家的和颐也是属于这一档的。同时还对商业地产感兴趣,在上海参与了几个创意园区投资,还购买了若干物业,想做如家加盟店。
   
现在看起来,这些想法都非常超前。当时的情况也确实如此,中档酒店过于超前,进入饱和运营的时间长,而最要命的是适合开这类酒店的城市和地段不多,这样也就很难规模化。第一个加盟如家的物业,运转也不顺畅,也就断了购买物业加盟的想法。再说自己这点资金,购买物业还是不够充裕的,人的优势没有得到充分运用,杠杆放大效应也不强。
   
苦撑了两年以后,在2007年杀了个回马枪,回到了经济型酒店的市场中来。
   
这也要归功于我的一个朋友,他问我:中国未来可以容得下几家大型经济型酒店连锁?我说4-5家是至少的。他又问:中国有人比我更熟悉经济型酒店行业吗?我不敢说是唯我一个,但也是其中之一吧。因此决心回到这个行业也是情理之中的事。
   
重新做回经济型酒店,轻车熟路,省去了弯路,直奔主旨。新起点,新高度:我们的产品更好,选址更加方便主要客户,团队更加强大和互补,尤其是股权结构的设计更加稳定,公司发展的速度也是同行中最快的,愿景和目标更加高远。

本新闻共8页,当前在第3页  1  2  3  4  5  6  7  8  

 
  推荐文章

·如何成为职场游戏强势玩家
·谁的青春不迷茫?教你大学四年如